2024 峰会
2024年3月23-24日
超越二元论:重新构想中美关系叙事
超越二元论:重新构想中美关系叙事
过去几年,我们目睹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南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外交关系破裂、文化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关系的叙事越来越短视,并愈发建立在相互排斥的原则之上:要么中国,要么美国;要么战争,要么和平;要么专制,要么民主。中美双边关系不仅会影响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还会影响国际政治的走向。因此,CLS 力求通过 2024 年会议主题“超越二元论:重新构想中美叙事”来丰富视角和解决方案。
2023 峰会
2023年3月24-25日
拨开迷雾:在动荡世界里的中美关系
拨开迷雾:在动荡世界里的中美关系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在国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筑起了藩篱。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见证着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脱离:地区战争、边界冲突、关税增加、出口限制、资本管制、反移民、文化保护主义等。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中美两个相互影响的全球化力量正在这个新世界中转变战略。它们的互动不仅影响着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也影响着国际政治的走向。在一个不那么平坦的世界里,我们展望未来,希望能够预测危机、缓解不确定性、重新定义现有的共同点。
我们如何定义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两国会加强经济相互依存吗?中国会重新开放边境吗?这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系统的历史研究如何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个人和公民社会如何塑造中美关系?我们将在 2023 年杜克-北卡罗来纳大学中美领袖峰会上探讨这些问题。
我们如何定义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两国会加强经济相互依存吗?中国会重新开放边境吗?这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系统的历史研究如何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个人和公民社会如何塑造中美关系?我们将在 2023 年杜克-北卡罗来纳大学中美领袖峰会上探讨这些问题。
2022 峰会
2022年3月25-27日
新世界秩序?中美全球领导地位之战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中美关系恶化,许多人开始思考中美关系和世界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中美两国非但没有利用疫情寻找共同点、解决困扰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反而进入了愈发激烈的竞争循环,越来越将全球关系视为零和博弈。许多人怀疑中美关系是否已经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害。我们有没有办法建立更加开放、客观、更强大的中美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在 2022 年 CLS 峰会上探讨的问题。
新世界秩序?中美全球领导地位之战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中美关系恶化,许多人开始思考中美关系和世界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中美两国非但没有利用疫情寻找共同点、解决困扰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反而进入了愈发激烈的竞争循环,越来越将全球关系视为零和博弈。许多人怀疑中美关系是否已经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害。我们有没有办法建立更加开放、客观、更强大的中美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在 2022 年 CLS 峰会上探讨的问题。
* These speakers were not able to attend the summit due to time conflict.
2021 峰会
2021年3月19-21日及26-28日
逆转潮流?2021以后的中美关系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以及中美关系恶化,许多人都在思考中美关系和世界的未来会如何。随着中美两国在政治上进一步疏远,而我们其他人为了安全而彼此保持社交距离,「距离」已成为新常态。对应新冠的威胁需要时间,但生活终将恢复正常。在此之后,我们如何才能修复中美关系?有没有办法建立更开放、更客观、更强大的中美关系?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可取的吗?此外,这是否可能?这些是我们希望在峰会上探讨的问题。(*由于新冠的影响,今年的峰会只有线上场次。)
逆转潮流?2021以后的中美关系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以及中美关系恶化,许多人都在思考中美关系和世界的未来会如何。随着中美两国在政治上进一步疏远,而我们其他人为了安全而彼此保持社交距离,「距离」已成为新常态。对应新冠的威胁需要时间,但生活终将恢复正常。在此之后,我们如何才能修复中美关系?有没有办法建立更开放、更客观、更强大的中美关系?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可取的吗?此外,这是否可能?这些是我们希望在峰会上探讨的问题。(*由于新冠的影响,今年的峰会只有线上场次。)
2020 峰会
2020年2月21-23日
重思中国:从历史和当下展望未来
2020年是CLS峰会的十周年,主题为“重思中国:从历史和当下展望未来”。在华盛顿对北京的言论越来越多地采用大国竞争框架的时代,我们寻求审视双边关系中深刻的潜在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鼓励 CLS 与会者在头条新闻之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如何塑造我们现在的处境。为期三天的会议将分别关注“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形成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全面而细致的视角。
重思中国:从历史和当下展望未来
2020年是CLS峰会的十周年,主题为“重思中国:从历史和当下展望未来”。在华盛顿对北京的言论越来越多地采用大国竞争框架的时代,我们寻求审视双边关系中深刻的潜在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鼓励 CLS 与会者在头条新闻之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如何塑造我们现在的处境。为期三天的会议将分别关注“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形成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全面而细致的视角。
2019 峰会
2019年3月22-24日
中国新常态
过去的一年是中美关系四十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从中美贸易战到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快速扩张,再到中国共产党内部政治权力的巩固,最近发生的事件为中国观察家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来思考随着中国日益强大的政治和全球实力而出现的标准。这些新范式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巨大转变,它们对世界上主要决策者也产生了巨大的政策影响,无论是在国内政治方面,还是在这些变化的背景下对中国的国际政策方面。鉴于中国在全球社会中参与的规模——尤其是中美关系上——几乎没有决策者能不受这些新标准的影响。
中国新常态
过去的一年是中美关系四十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从中美贸易战到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快速扩张,再到中国共产党内部政治权力的巩固,最近发生的事件为中国观察家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来思考随着中国日益强大的政治和全球实力而出现的标准。这些新范式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巨大转变,它们对世界上主要决策者也产生了巨大的政策影响,无论是在国内政治方面,还是在这些变化的背景下对中国的国际政策方面。鉴于中国在全球社会中参与的规模——尤其是中美关系上——几乎没有决策者能不受这些新标准的影响。
2018 峰会
2018年3月23-25日
全球事务中,中国的参与
CLS在八年的历史中探讨了中美关系中的各种主题。「参与」的概念一直是我们会议的一个隐含但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任何稳定的外交关系都至关重要。从 1972 年接待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到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世界的参与,无论是经济、民间还是政治,都是其成功的基石,也是其对世界贡献的象征。今年,通过探讨中国增加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等主题,我们希望深入探讨参与的概念,并研究中国如何与其他国际参与者互动。同样,参与对所有年轻的中国观察家来说也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今年的会议将使我们的代表们做好准备,思考他们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在未来几十年内如何影响和贡献全球事务。
全球事务中,中国的参与
CLS在八年的历史中探讨了中美关系中的各种主题。「参与」的概念一直是我们会议的一个隐含但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任何稳定的外交关系都至关重要。从 1972 年接待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到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世界的参与,无论是经济、民间还是政治,都是其成功的基石,也是其对世界贡献的象征。今年,通过探讨中国增加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等主题,我们希望深入探讨参与的概念,并研究中国如何与其他国际参与者互动。同样,参与对所有年轻的中国观察家来说也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今年的会议将使我们的代表们做好准备,思考他们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在未来几十年内如何影响和贡献全球事务。
2017 峰会
2017年4月7-9日
中国: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
中国: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
2016 Conference
2016年4月7-9日
中国在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软实力
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不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的情况下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从孔子学院到教育交流,从智库到中国艺术和媒体的出口,中国最近对软实力的推动凸显了其对实力是多方面的理解。合法的世界领导者不仅能够利用军事和经济优势推动发展,还能利用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来吸引他人。与历史上其他世界领导者一样,中国在争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其在南海争端中采取的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以及国内未能实现自由化等问题对中国在国外的合法性和受欢迎程度构成威胁。软实力如何在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中发挥作用?中国在争取非胁迫性领导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国内和国际挑战和机遇?
中国在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软实力
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不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的情况下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从孔子学院到教育交流,从智库到中国艺术和媒体的出口,中国最近对软实力的推动凸显了其对实力是多方面的理解。合法的世界领导者不仅能够利用军事和经济优势推动发展,还能利用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来吸引他人。与历史上其他世界领导者一样,中国在争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其在南海争端中采取的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以及国内未能实现自由化等问题对中国在国外的合法性和受欢迎程度构成威胁。软实力如何在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中发挥作用?中国在争取非胁迫性领导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国内和国际挑战和机遇?
2015 峰会
February 20-22, 2015年2月20-22日
中美大战略:从亚太、非洲到全球
首先,我们所说的大战略是什么意思?有些人狭隘地将大战略定义为国家安全和军事问题。其他人则将其定义得更广泛,包括技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对我们来说,大战略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认识和表达——它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以及它将使用什么资源来在这个世界运作。在 2015 年 CLS 上,我们试图探索美国和中国如何利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亚太和非洲地区施加影响。他们在哪些地方竞争,在哪里合作?他们在哪些不同领域运作?我们希望这些讨论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国家潜在的“大战略”。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些发展如何反映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崛起?中国会继续保持戴维·沈大伟 (David Shambaugh) 所说的“部分大国”地位,还是会扮演更复杂的全球领导者角色?更重要的是,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中美大战略:从亚太、非洲到全球
首先,我们所说的大战略是什么意思?有些人狭隘地将大战略定义为国家安全和军事问题。其他人则将其定义得更广泛,包括技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对我们来说,大战略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认识和表达——它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以及它将使用什么资源来在这个世界运作。在 2015 年 CLS 上,我们试图探索美国和中国如何利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亚太和非洲地区施加影响。他们在哪些地方竞争,在哪里合作?他们在哪些不同领域运作?我们希望这些讨论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国家潜在的“大战略”。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些发展如何反映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崛起?中国会继续保持戴维·沈大伟 (David Shambaugh) 所说的“部分大国”地位,还是会扮演更复杂的全球领导者角色?更重要的是,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2014 峰会
2014年3月28-30日
中国梦:当地现实和全球影响
中国梦:当地现实和全球影响
2013 峰会
2013年4月5-7日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